• amjs澳金沙门线路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智能驾驶不等于无人驾驶 开车时不能过于依赖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添加人:联合会--徐铭 更新时间:2016-11-25

     

    智能驾驶容易被干扰
        实验发现:智能驾驶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开车时不能过于依赖

    干扰器

    一个手机大小的盒子,稍微操纵一下,就能干扰汽车的智能驾驶模式,这样的操作并不是电影里的特效,而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让不少司机不再精神高度紧张,依靠智能驾驶这一“神器”,原本枯燥的开车也能变得相对轻松。不过,在使用的时候也要当心,如果过于依赖智能驾驶系统,一些来自外部的干扰信号存在着让驾驶失控的危险,给自己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什么是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已经出现了数十年,而早前只是在实验室里。近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和那些科幻影片里刻画的不同,智能驾驶并不等于无人驾驶。这种设备主要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目前,全球也有不少汽车生产厂商将这种技术运用在汽车上。
      实验
      信号干扰让智能驾驶失灵

      在实验中,360汽车安全实验室的负责人刘建皓向记者演示了某品牌电动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按动遥控器,车辆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缓缓驶出,而在距离车辆不远的地方安置了一个障碍物。当车辆距离障碍物50厘米时,智能驾驶制动功能能够识别出障碍物,进行紧急制动,瞬间刹住了车。不过,当刘建皓用手中这台类似遥控器的装置进行操作时,车辆却没有识别停放在前面的障碍物,径直撞了上去。
      而在进行倒车实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信号的干扰,车辆的识别系统是能够辨别出停放在车后的障碍物的,但是一旦按下干扰器,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就“失效”了,无法识别障碍物。
      探秘
      智能驾驶为何能被干扰?

      据了解,一般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是依靠传感器、毫米雷达波以及摄像头多个部位相互配合来实现的。不过相比较人脑的判断,这些“神器”依然存在着自己的不足。譬如使用干扰信号的话,就会让汽车的传感器“致盲”,发生误报。而摄像头对白光不敏感,如果前方灯光过于耀眼,或者车辆刚从漆黑的隧道中驶出,同样会出现盲区,导致智能驾驶系统“失效”。相比人脑的判断,虽然汽车上的“电脑”会依据探测到的数据来进行计算判断,但是这些神器因为外界的干扰会发生误判,这也会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
      建议
      智能驾驶不等于无人驾驶

      对于智能驾驶系统会被干扰的情况,刘建皓建议,大家在驾驶具有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时,不要完全依靠智能驾驶系统,因为智能驾驶系统不等于无人驾驶。大家在开车的时候可以打开智能驾驶,让其作为车辆行驶时的辅助工具。不过,即使开启了智能驾驶功能,司机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判断来谨慎驾驶。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org@hshsmart.com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amjs澳金沙门线路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
    友情链接: